在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,开云足球下载 问源书院于3月6日在教学楼A201举办了以“致敬巾帼——《左传》女性视角解读”为主题的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问源书院院长王世朝教授主讲,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云、党总支副书记邱琛、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妮艳、院团委书记吴春源以及部分学院老师、辅导员和学生积极参与。
王院长表示,他一直以来都是女权文化的坚定支持者。开场他通过自己家中女儿开车的小故事引出主题,幽默地表达了对女性能力的肯定,再以兰州黄河母亲雕塑为例,强调这种尊重女性的文化传统,也巧妙引出讲座主题,让大家迅速聚焦于女性议题。讲座开篇进入 “生命的奇迹 —— 独生型文化及其深远影响”部分。王院长指出,在古老的华夏文化源头,存在着独特的“独生”现象,以女娲抟土造人、炼石补天为起始,母系时代母亲占据绝对主导,“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”是早期特征。与西方《圣经》亚当夏娃创世对比,中国古代前期父亲形象隐晦,伟大母亲形象却熠熠生辉,诸多神话奠定了民族对母亲最初的尊崇记忆,因此他强调“一切现代艺术不过是改装了的神话”
谈及“教育的奇迹 —— 母亲开创了教育史上的传奇故事”,王院长旁征博引。孔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教导成圣贤,孟母三迁、岳母刺字,还有《三国演义》中徐庶少孤靠母亲养育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串联起一条线索:母亲,已然成为一切神圣事物的代名词,其间还穿插“集体无意识”理论,剖析母亲教育在民族文化深层的烙印。
“世上只有妈妈好 —— 放大的母爱和萎缩的父爱”章节发人深省。清代李青《鬼母传》展现母爱跨越生死的伟力,背后是民族认同的强力支撑;相较之下,古希腊美狄亚因私愤弑子令人瞠目。再看《三国演义》徐庶母亲,为儿前途毅然赴死,中式母爱大义凛然。紧接着,“死得当官的爹,死不得讨饭的娘 —— 可怕的父亲”部分,王院长列举文王食子、郭巨埋儿、要离焚儿等极端事例,结合陶渊明《责子》中对父亲角色在家庭中“缺位”状态的描述,揭示古代家庭关系中父亲角色的复杂与缺失。
讲座高潮落于“《左传》笔下的女性、妻性、母性”。从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以诗抒亡国悲愤,到《左传桓公十五年》母女间智慧低语,再到晋文公重耳流亡时诸多女性以智慧谋略助力其霸业,《左传》勾勒出女性力量改写历史进程的图景。王院长点明,研读《左传》不止于知识堆砌,更助力个人成长蜕变。
这场讲座让师生对历史中的女性力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,推动了校园性别认知的发展,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。问源书院将持续营造富有深度与温度的校园人文氛围,为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时代担当、尊重多元差异的新时代学子不懈努力。(问源书院供稿)